成語:引為口實
拚音 yǐn wéi kǒu shí
解釋 作為談資。也指作為指責、攻擊他人的把柄。
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若不恤其患,而以為口實,其無乃不堪任命,而翦為仇讎,敝邑是懼。”
例子 今不少施法力,益令狂妄者~。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齊天大聖》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引:征引,援引。
口實: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
指被當作可以利用的借口或作為指責、攻擊的把柄。
宋雲彬《談讀書》:“這‘不求甚解’四字卻被許多人引為口實,以為陶(淵明)先生讀書馬馬虎虎,像項羽先生學兵法似的,隻略知其意,不肯求進一步的了解。”
近義詞 以為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