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戰必勝,攻必取
拚音 zhàn bì shèng gōng bì qǔ
解釋 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一切。也比喻辦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處 《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例子 四方有事,吾將兵數萬,鼓行其間,~,豈不快哉!(《宋史•蕭注傳》)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每次作戰,沒有不獲勝的;每次進攻,沒有攻不下的。
表示戰鬥力強,所向無敵。
語出《史記.高祖本紀》:“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唐.張說《贈涼州都督郭君碑》:“樹恩結信,立威用武,烜赫如風濤,蕩震如雷雨。戰必克,攻必取。”《資治通鑒.唐紀.高祖武德二年》:“今唐起太原,取函秦,宰製中原,戰必勝,攻必取,此殆天啟,非人力也。”宋.曾鞏《唐論》:“躬親行陣之間,戰必勝,攻必取,天下莫不以為武。”
近義詞 戰無不勝,攻無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