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捉賊見贓,捉奸見雙
拚音 zhuō zéi jiàn zāng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
解釋 贓:贓物;奸:通奸。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
出處 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三折:“常言道:‘捉賊見贓,捉奸見雙。’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還我奸夫來便罷,若沒奸夫……,我與你要見一個明白!”
例子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又無佐證,如何斷得他罪?”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做事必須要有證據
典故
捉賊要拿到贓物,捉奸要抓住男女雙方。
表示問罪要有真憑實據。
語出元.李壽卿《伍員吹簫》一折:“常言道:捉賊見贓,捉奸見雙。看你這個嘴臉,敢要和我打人命官司,也須得個見證人。”《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大尹叫將皇甫殿直來,當廳問道:‘捉賊見贓,捉奸見雙’,又無佐證,如何斷得他罪?’”也引作〔捉奸見雙,捉賊見贓〕。
《水滸全傳》二六回:“自古道:‘捉奸見雙,捉賊見贓,殺人見傷’。你那哥哥的屍首又沒有,你又不曾捉得他奸,如今隻憑這兩個言語便問他殺人公事,莫非忒偏向麽?”《喻世明言.任孝子烈性為神》:“張員外道:‘你且忍耐,此事須要三思而行。自古道:捉奸見雙,捉賊見贓。倘或不了事,枉受了苦楚。’”
近義詞 捉奸見雙,捉賊見贓,殺人見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