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自我得之,自我捐之
拚音 zì wǒ dé zhī zì wǒ juān zhī
解釋 捐:舍棄,拋棄。從我手裏得到的東西,又從我手裏失去。比喻興敗無常或得失相抵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典故
捐:舍棄,拋棄。
從我手裏得到的東西,又從我手裏失去。
比喻興敗無常或得失相抵。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也作【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梁書.邵陵王綸傳》:“(侯景陷城)高祖歎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複何恨。’”
近義詞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