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三教貴賤
拚音 sān jiào guì jiàn
解釋 三教:佛教、道教、儒學。貴賤:高貴低賤。此典指孛術魯翀以金、玉、五穀為喻,巧妙回答元文宗釋、道、儒何為貴的問題。孛術魯翀(1279-1338年),女真人,鄧州順陽(今河南鄧縣西北)人。初為縣儒學教諭、路學正。因姚燧之薦,預修《世祖實錄》。後升監察禦史、中書省右司員外郎、廉訪使、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等官。一次,兼任經筵官的孛術魯翀為皇帝進講經學完畢,文宗(圖帖睦爾)問道:“佛、道、儒三教,何者尊貴?”孛術魯翀回答:“佛教如同黃金,道教如同白璧,儒學如同五穀。”文宗雲:“如此說來,儒學是低賤的啦!”孛術魯翀答複:“倘若世間沒有黃金和白璧,並不礙事。儒學對人世來說,如同五穀,一日也不可缺少。”文宗聽罷,非常高興。
例子 元末明初·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5《三教》:“孛術魯翀子翬公在翰林時,進講罷,上問曰:‘三教何者為貴?’對曰:‘釋如黃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上曰:‘若然,則儒賤耶。’對曰:‘黃金、白璧,無亦何妨。五穀於世其可一日缺哉!’上大悅。”
典故
《新元史》卷211《孛術魯翀傳》:“帝(文宗)問翀:‘三教何者為貴?’對曰:‘釋如黃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帝曰:‘然則儒賤耶?’對曰:‘黃金、白璧,無亦何妨。五穀可一日缺哉?’帝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