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百日屢遷
拚音 bǎi rì lǚ qiān
解釋 《後漢書.荀爽傳》載:荀爽字慈明,幼好學,十二歲即通《春秋》、《論語》,耽思經典,不應征召。“獻帝即位,董卓輔政,複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複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複追為光祿勳。視事三日,進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後用為官員升遷迅速的典故。唐 駱賓王《疇昔篇》:“十年不調為貧賤,百日屢遷隨倚伏。”
拚音 bǎi rì lǚ qiān
解釋 《後漢書.荀爽傳》載:荀爽字慈明,幼好學,十二歲即通《春秋》、《論語》,耽思經典,不應征召。“獻帝即位,董卓輔政,複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複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複追為光祿勳。視事三日,進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後用為官員升遷迅速的典故。唐 駱賓王《疇昔篇》:“十年不調為貧賤,百日屢遷隨倚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