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雪夜微行
拚音 yè wēi xíng
解釋 此典為趙匡胤微服訪功臣事。微行:便裝出行。趙普(922-992年)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北京大興縣西南)人,後遷河南洛陽。後周時為趙匡胤幕僚,任掌書記。策劃陳橋兵變,為宋朝開國功臣,授右諫議大夫,充樞密直學士。平定李筠、李重進之亂有功,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任樞密使、檢校太保,乾德二年(964年)為宰相。宋朝初建時,南有後蜀、南漢和南唐等,北有契丹貴族卵翼下的北漢。為了結束這種豆分瓜剖的局麵,使全國統一,宋太祖趙匡胤屢次著便裝私下出訪功臣家。以致宰相趙普下朝回家不敢更換便服,隨時準備接駕。一天傍晚,大雪紛飛。趙普以為皇上不會再來了。天已入夜,忽聽有敲門聲,趙普披衣而起,隻見皇上站立在風雪中。趙普誠惶誠恐地把他接進屋中,命家人擺酒。趙匡胤道:“先不著忙,我還約了晉王,等他來了再說。”說話間,晉王趙光義來到。趙普鋪設了雙層褥毯,讓他們坐在廳堂上,又燒紅炭火烤肉,趙普的妻子上前斟酒,趙匡胤稱她為嫂嫂。此次雪夜訪趙普,是為了商議攻取北漢的事。趙普向皇上建議道:“北漢擋著西、北二麵,如果奪取了北漢,西、北二麵都要由我們獨力抵擋,不如姑且先削平南方諸國,爾後再攻取北漢,量它彈丸之地,難逃複滅的命運。”趙匡胤高興地說:“我也是這個意思,特來聽聽你的意見而已。”趙匡胤終於確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戰略方針。從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至開寶八年(975年),先後消滅了荊南和湖南的割據勢力,又滅了後蜀、南漢和南唐,到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親率大軍滅了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曆史。
例子 元·高文秀《好酒趙元遇上皇雜劇》載《元曲選外編》第一冊:“某姓趙,名光普,字則平,輔佐主公,官拜丞相,封太師韓國公之職,乃開國功臣也。聖主嚐夜半幸某第,立風雪中。小官惶恐出迎,設重裀席地,熾炭燒肉,小官夫人行酒。上以嫂呼之。遂定下江南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