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後至之誅
拚音 hòu zhì zhī zhū
解釋 《國語.魯語下》載:吳國使臣問孔子:人之屍骨“何為大”?孔子說:“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又曰:“〔防風〕,汪芒(或作‘汪罔’)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卷上亦載:“昔禹會塗山,執玉帛者萬國,防風氏後至,禹誅之,其長三丈,其骨專車。”專車,指骨節大至可裝滿一輛車。後遂以“後至之誅”指誅罰叛逆。唐 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
拚音 hòu zhì zhī zhū
解釋 《國語.魯語下》載:吳國使臣問孔子:人之屍骨“何為大”?孔子說:“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又曰:“〔防風〕,汪芒(或作‘汪罔’)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卷上亦載:“昔禹會塗山,執玉帛者萬國,防風氏後至,禹誅之,其長三丈,其骨專車。”專車,指骨節大至可裝滿一輛車。後遂以“後至之誅”指誅罰叛逆。唐 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