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覽能識
拚音 yī lǎn néng shí
解釋 比喻才思敏捷,記憶力極佳。禰衡,字正平,平原(今山東德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士。與黃祖子黃射相交好。二人嚐野遊,共讀當時名士蔡邕所作碑文。黃射對碑文十分欣賞,但因當時未能抄錄全文而極感遺憾。禰衡卻說自己雖隻看了一遍,但卻將全文記下了,當即將全文寫出。黃射派人重至野外抄錄碑文,與禰衡所寫相較,竟然一字不差,所有的人對禰衡的記憶力都十分佩服。
典故
《後漢書》卷80,2657頁《禰衡傳》:“(黃)祖長子射為章陵太守,尤善於衡。嚐與衡俱遊,共讀蔡邕所作碑文,射愛其辭,還恨不繕寫。衡曰:‘吾雖一覽,猶能識之,唯其中石缺二字為不明耳。’因書出之,射馳使寫碑還校,如衡所書。莫不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