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狐父之盜
拚音 hú fù zhī dào
解釋 《呂氏春秋.介立》:“東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將有適也而餓於道。狐父之盜曰丘,見而下壺餐以𫗦之。爰旌目三𫗦之而後能視,曰:‘子何為者也?’曰:‘我狐父之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盜邪,胡為而食我,吾義不食子之食也。’兩手據地而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後以“狐父之盜”泛指盜賊。清 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國初人傳》:“近更有刻《人譜類記》,而求序於詭遇之顯官,托名於不識字之山長,是猶乞狐父之盜錢,以對夷 齊之棄屣,其愚且妄為已甚。”
拚音 hú fù zhī dào
解釋 《呂氏春秋.介立》:“東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將有適也而餓於道。狐父之盜曰丘,見而下壺餐以𫗦之。爰旌目三𫗦之而後能視,曰:‘子何為者也?’曰:‘我狐父之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盜邪,胡為而食我,吾義不食子之食也。’兩手據地而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後以“狐父之盜”泛指盜賊。清 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國初人傳》:“近更有刻《人譜類記》,而求序於詭遇之顯官,托名於不識字之山長,是猶乞狐父之盜錢,以對夷 齊之棄屣,其愚且妄為已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