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何武去思
拚音 hé wǔ qù sī
解釋 去思:對離職官吏的懷念。西漢大臣何武多年任地方官員,後調到朝廷,先後任司隸校尉(負責監察舉報各級官吏)、京兆尹(京都長安附近地區的長官)、禦史大夫(位僅次於丞相,負責監察、彈劾)、大司空(三公之一,負責國務)。何武為人寬仁厚道,喜歡推薦人材,稱誦和表揚人們的長處。在楚地任上看重龔勝和龔舍;在沛郡任上看重唐林和唐尊。等到自己成為朝廷高官,就把他們推薦給朝廷。這些人後來在世間功名顯揚,都是憑借著何武的推薦之力啊!世上人對何武推舉賢才是很敬重的。何武痛恨結黨拉派,他想調查了解某一文官的治績,一定去詢問研究經書的學者;想調查了解某一學者的才德,一定去詢問文官,進行對比驗證。想要給某個官吏拜官授職,事先製定好準則,避免私下托人求情。何武居官為政並沒有非常顯著的名聲,但是當他離職調走後,人們都很想念他。後以“何武去思”為典,詠公正廉明的官員受部下尊重和思念。
例子 唐·李瀚《蒙求》:“寇恂借一,何武去思。”
典故
《漢書》卷86《何武傳》3485頁:“(何)武為人仁厚,好進士(推薦賢士),獎稱人之善。為楚內史厚兩龔,在沛郡厚兩唐,及為公卿,薦之朝廷。此人顯於世者,何侯力也,世以此多焉。然疾朋黨,問文吏必於儒者,問儒者必於文吏,以相參檢。欲除吏,先為科例以防請托。其所居亦無赫赫名,去後常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