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揚雄投閣
拚音 yáng xióng tóu gé
解釋 投閣:從高樓上跳下去自殺。西漢末年,王莽圖謀篡位,為掃除障礙,殺死政敵甄豐、甄尋父子,把劉棻流放到邊遠地區。在審訊中,凡是供詞中牽涉到的人,不用奏請,一律收捕入獄。當時,著名的學者揚雄正在天祿閣(西漢京城長安皇宮的藏書閣,在未央宮內)校對古書。辦案的官員來到天祿閣,準備逮捕揚雄。揚雄恐怕自己難以躲過這場災難,就慌忙跳樓自殺,差點摔死。王莽聽說這事,就說:“揚雄平時從不參與政事,為什麽要被關押在這裏呢?”暗中派人去詢問,原來是劉棻曾跟揚雄學過古代的奇異文字,但揚雄對劉棻等人在政治上的事並不知情。於是,王莽下令赦免。但京城一帶的人卻用揚雄在《解嘲》中說的話去譏諷他,說:“自甘寂寞道德高,天祿閣上把樓跳;清靜無為精神好,卻是祥瑞好征兆。”後以“揚雄投閣”為典,感慨文士無辜受難,命運坎坷,或喻指株連羅織之風。
例子 唐·李白《古風》之8:“投閣良可歎,但為此輩嗤。” 唐·杜甫《醉時歌》:“相如逸才親滌器,子雲識字終投閣。” 唐·杜甫《秦州見敕目薛三據授司議郎》:“獨慚投漢閣,俱議哭秦庭。” 唐·杜甫《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揚子淹投閣,鄒生惜曳裾。” 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牽裾驚魏帝,投閣為劉歆。” 唐·張繼《酬李書記校書越城秋夜見贈》:“投閣嗤揚子,飛書代魯連。” 宋·林正大《水調歌頭·送敬則赴袁州教官》:“休怪相如滌器,莫學子雲投閣,儒術亦佳哉!” 宋·林正大《滿江紅》:“司馬逸才親滌器,子雲識字終投閣;且生前,相遇共相歡,銜杯樂。” 宋·陸遊《豐年行》:“書生識字亦聊爾,莫作揚雄老投閣。” 宋·辛棄疾《賀新郎·韓仲止製院山中見訪》:“作賦相如親滌器,識字子雲投閣。” 明·袁宏道《哭臨漳令王子聲》之2:“雲何為而投閣,賀何為而賦樓?” 清·王夫之《續落花詩》:“雕蟲投閣羞童子,傅粉全軀愧老生。” 清·柳亞子《讀史十首》之9:“不須更看陽秋筆,投閣揚雄善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