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管寧坐穿
拚音 guǎn níng zuò chuān
解釋 晉.皇甫謐《高士傳》下:“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也。靈帝末,以中國方亂,乃與其友邴原,涉海依遼東太守,公孫度虛館禮之。其後,中國少安,人多南歸,唯寧不還。黃初中,華歆薦寧。寧知公孫度必亂,乃因征辭還。以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就。寧凡征命十至,輿服四賜。常坐一木榻上,積五十五年,未嚐箕踞。榻上當膝皆穿。常著布裙、貉裘,唯祠先人乃著舊布單衣,加首絮巾。遼東郡國圖形於府殿,號為賢者。”
拚音 guǎn níng zuò chuān
解釋 晉.皇甫謐《高士傳》下:“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也。靈帝末,以中國方亂,乃與其友邴原,涉海依遼東太守,公孫度虛館禮之。其後,中國少安,人多南歸,唯寧不還。黃初中,華歆薦寧。寧知公孫度必亂,乃因征辭還。以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就。寧凡征命十至,輿服四賜。常坐一木榻上,積五十五年,未嚐箕踞。榻上當膝皆穿。常著布裙、貉裘,唯祠先人乃著舊布單衣,加首絮巾。遼東郡國圖形於府殿,號為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