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壺中天
拚音 hú zhōng tiān
解釋 《後漢書.費長房傳》載:費長房為市掾時,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市罷,跳入壺中。費長房於樓上見之,知為非常人。次日複詣翁,翁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又《雲笈七簽》卷二八引《雲台治中錄》:“施存,魯人。夫子弟子,學太丹之道……常懸一壺如五升器大,變化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間。夜宿其內,自號‘壺天’,人謂曰‘壺公’。”後以“壺中天”謂仙境,勝境。唐 白居易《酬吳七見寄》詩:“誰知市南地,轉作壺中天。”宋 陸遊《壺天閣》詩:“乃知壺中天,端勝縮地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