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
拚音 qiáng nǔ zhī mò bù néng chuān lǔ gǎo
解釋 弩:古代用扳機射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後的最末一段途程。魯縞:山東曲阜出產的一種極薄的絲織品。`16``1`強弩所發的箭,飛行已達末程,連極薄的魯縞也射不穿。`16``1`比喻強大的力量臨近衰竭時,就不能起作用。語出《史記.韓安國列傳》:“強弩之末,矢不能穿魯縞。”(按:《漢書.韓安國傳》作“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宋.黃庭堅《江州東林寺藏經記》:“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行百裏者半九十者乎?”《元史.郝經傳》:“泰山壓卵之勢,河海濯燕之舉,擁遏頓滯,盤桓而不得進,所謂強弩之末,不能射魯縞者也。”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總序》:“魏、晉、宋、齊、梁、陳、隋、唐之間,文日以靡,氣日以弱,強弩之末,且不及魯縞矣,而況於穿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