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拚音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nǚ wèi jǐ zhě róng
解釋 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也指有某種才能的人。悅:喜愛,古作“說”(yuè)。容:打扮。士人為深知自己的人效命,女子為喜歡自己的人打扮。《戰國策.趙策一》:“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仇矣。’”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第五》:“故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馬為策己者馳,神為通己者明。”也作【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複鼓琴,何則?士為知己者用,女為說(悅)己者容。”也單作【士為知己者死】。漢.劉向《說苑.複恩》:“士為知己者死,而況為之哀乎?”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一首:“去竟死公署中,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固其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