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拾遺求利汙其行
拚音 shí yí qiú lì wū qí xíng
解釋 表示撿到金錢,因為貪利而不歸還原主,結果損害了自己的德行。東漢樂羊子有一次在路上撿到一塊他人遺失的金餅,回家後交給妻子,他的妻子說:“我聽說有誌之士雖渴也不飲盜泉之水,廉潔之士雖饑也不受嗟來之食,更不用說從路上撿到金錢來糟蹋自己的德行了。”樂羊子聽了十分慚愧,馬上將撿到的金子扔到野外,自己也出遠門向名師求學。
典故
《後漢書》卷84第2792頁,《列女·樂羊子妻》:“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嚐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誌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汙其行乎!’羊子大慚,乃捐金於野,而遠尋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