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拚音 shí rén yī zhǐ yǎn tiāo dòng huáng hé tiān xià fǎn
解釋 元末紅巾軍起義前民間流傳的歌謠之一。至正四年(1344年)、八年(1348年),黃河兩次決口,洪水侵入大運河及河北、山東的漕司鹽場。河患給百姓帶來了災難,也嚴重影響朝廷的財政收入。元廷征集26萬民修河,欲半年左右將河水勒回故道。工期急,擾民重。白蓮教領袖韓山童(?——1351年)等,乘機在修河開工前鑿好獨眼石人一個,背後鐫刻“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十四字,埋於將要開鑿的黃陵崗。同時,散布民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修河開工後,民俠挖出獨眼石人,驚詫不已,信以為真。消息很快傳遍大河上下,人們都以為天怒人怨,元朝氣數將盡,天下要反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韓山童等在潁州潁上(今安徽潁上),正式舉起反元義旗,包括河工在內的中原農民蜂起響應。不出五個月,紅巾軍的隊伍擴大到10萬以上。
例子 近代·柯劭態《新元史》卷225《韓林兒傳》:“韓林兒,永年人。其先本欒城人,世以白蓮社燒香惑眾。父山童嚐為童子師,人稱為韓學究。至正初,山童倡言:天下將大亂,彌勒佛出世。愚民私相附從。潁州人劉福通……謂山童為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國主。時河決而南,丞相脫脫從賈魯議,挽之北流,興大役。福通乃預埋一石人,鐫其背曰:休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開河者掘得之,轉相告語,人心益搖。至正十一年,福通等殺黑牛白馬,誓眾謀作亂。事覺,縣吏捕之急,山童就獲伏誅。其妻楊氏攜林兒遁至武安。福通遂部署其眾以反。”
典故
《元史》卷51《五行誌二》1107頁:“(至正)十年,河南、北童謠雲:‘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