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貪天功
拚音 tān tiān gōng
解釋 謂貪占他人的功勞。《水滸後傳》第三四回: “豈敢貪天之功,遂爾僭妄。”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 ‘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 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 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 晉侯: 即晉文公,名重耳。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春秋時,因晉獻公立幼子嗣,晉公子重耳避禍遂帶介之推等晉臣出奔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即位,封賞追隨之人,介之推未得封賞。謂受封之人是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把上天的功勞歸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