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雪夜入蔡州
拚音 yè rù cài zhōu
解釋 典出唐李愬(sù訴)事跡。亦稱“入蔡奇兵”。用以稱揚將領之足智多謀,或表示破敵立功的雄心壯誌。李愬(773-821年),隴右臨洮(今甘肅臨洮)人。唐名將李晟之子,有謀略,善騎射。以父蔭出仕,初授太常寺協律郎,曆任右庶子、少府監、左庶子、坊、晉二州刺史等職。憲宗元和九年(814年),淮西吳元濟反叛,唐廷出兵討伐,屢招敗績。這時,愬上表皇帝,自求參戰,被授為隋、唐、鄧節度使。他到任後,推誠待人,撫恤士卒,信用降將,搜集敵情,為討吳作了充分準備。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李愬乘吳元濟不備,突出奇兵,襲擊吳元濟的根本重地蔡州。出兵之日,天色陰晦,雨雪不止,大風把旌旗都刮裂了,馬凍得不能跳躍,不少士兵抱著兵器凍僵而死。諸將問兵去何地,李愬回答說:“攻入蔡州捉拿吳元濟”,眾人皆大驚失色。半夜,雪下得更大,十人中就有二、三人凍死。行到蔡州附近,見有鵝鴨池,李愬讓人把鵝鴨都驚擾起來,以掩蓋行軍的聲音。叛軍以為有險地可守,又是大風天,故毫無警戒之心,竟無一人知覺官軍已至。李愬部將率先登城,盡殺守門軍士。至天明時,雪停了,李愬部隊已攻至吳元濟的外宅。有人告訴吳元濟,城已被攻陷,他還不以為然地說:“是駐守洄曲的兵丁回來取寒衣的吧?”。此戰役為曆史上著名的奇襲戰例。
例子 宋·蘇軾《大雪青州道上》:“君不是淮西李侍中,夜入蔡州縛取吳元濟。” 宋·辛棄疾《蘇武慢·雪》:“回首驅羊舊節,入蔡奇兵,等閑陳跡。” 宋·陸遊《雪中作》:“已忘作賦遊梁苑,但憶銜枚入蔡州。”
典故
《舊唐書》卷133《李愬傳》3680頁:“由是愬乘其無備,十月,將襲蔡州。……是日,陰晦雨雪,大風裂旗旆,馬慄而不能躍,士卒苦寒,抱戈僵仆者道路相望。……諸將請所止,愬曰:‘入蔡州取吳元濟也。’諸將失色。…自張柴行七十裏,比至懸瓠城,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鵝鴨池,愬令驚擊之,以雜其聲。賊恃吳房、朗山之固,晏然無一人知者。李祐、李忠義坎墉而先登,敢銳者從之,盡殺守門卒而登其門,留擊柝(tuò拓)者。黎明,雪亦止,愬入,止元濟外宅。蔡吏告元濟曰:‘城已陷矣。’元濟曰:‘是洄曲子弟歸求寒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