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薰蕕不同器,梟鸞不比翼
拚音 xūn yóu bù tóng qì xiāo luán bù bǐ yì
解釋 薰:香草。蕕:臭草。梟:貓頭鷹。鸞:鳳凰一類的鳥。比:並排。`16``1`香草和臭草不能同置一器,貓頭鷹與鳳凰不並翅飛翔。`16``1`比喻好與壞、善與惡不能共存。語出南朝.梁.劉孝標《辨命論》:“薰蕕不同器,梟鸞不接翼。”唐.王勃《為人與蜀城父老書》:“薰蕕不共器,梟鸞不比翼。”唐.劉知幾《史通.品藻》:“蓋聞薰蕕不同器,梟鸞不比翼。”也單引〔薰蕕不同器〕。《孔子家語.致思》:“(顏)回聞薰蕕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類異也。”《晉書.陸曄傳.附弟玩》:“時王導初至江左,思結人情,請婚於(陸)玩。玩對曰:‘培塿無鬆柏,薰蕕不同器,玩雖不才,義不能為亂倫之始。’”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一五:“乃知薰蕕不同器,君子小人固各以其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