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玉筍班
拚音 yù sǔn bān
解釋 筍,竹類的嫩莖和芽。比喻才士眾多,如筍並立。出自唐李宗閔事跡。李宗閔(?-847年),字損之,唐宗室,貞元二十一年(805年)進士,後曆任華州參軍事、洛陽尉、監察禦史、禮部員外郎、駕部郎中等職。穆宗在位期間,又曾兩次為中書舍人。寶曆初(825年)進位兵部侍郎。文宗大和三年(829年)為宰相,大和九年(835年)以朋黨之故被貶為潮州司戶,後又曾任杭州刺史、太子賓客、湖州刺史等。會昌中,因與劉稹(zhěn枕)交通,出為封州刺史,再貶郴(chēn琛)州司馬,後死於貶所。史載,他在中書舍人任上典貢舉時,所取多當時知名之士,如唐衝、薛庠、袁都等,世謂之“玉筍”。
例子 宋·王禹偁(chēng稱)《贈禮部宋員外閣老詩》:“錦窠官重真殊拜,玉筍班清君一身。” 宋·張元幹《奉送晁伯南歸金溪》:“文元勳業金甌字,昭德風流玉筍班。” 元·劉時中《端正好·上高監司》:“願得早居玉筍朝班上,佇看金甌姓字香。” 明·湯顯祖《紫釵記》:“送你上朝班玉筍有精神,做得個畫淩雲第一人。”
典故
《新唐書》卷174《李宗閔傳》5235頁:“俄複為中書舍人,典貢舉,所取多知名士,若唐衝、薛庠、袁都等,世謂之‘玉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