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夷齊心
拚音 yí qí xīn
解釋 借指退讓之心。 唐於《古征戰》詩:“苟非夷齊心,豈得無戰爭。”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 西伯昌: 即周文王。商紂時為西伯,亦稱 “伯昌” 。相傳商叔齊被父親孤竹君立為繼承人,父死後,叔齊讓位於長兄伯夷,伯夷遵父命而不受,叔齊也不肯登位。後二人投奔到周。
拚音 yí qí xīn
解釋 借指退讓之心。 唐於《古征戰》詩:“苟非夷齊心,豈得無戰爭。”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 西伯昌: 即周文王。商紂時為西伯,亦稱 “伯昌” 。相傳商叔齊被父親孤竹君立為繼承人,父死後,叔齊讓位於長兄伯夷,伯夷遵父命而不受,叔齊也不肯登位。後二人投奔到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