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陶潛柳
拚音 táo qián liǔ
解釋 晉 陶潛《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晉 陶潛,字元亮,又名淵明,曾為彭澤令,歸隱後,自號為五柳先生。後因以“陶潛柳”為詠柳的典故。亦以比喻隱居之地或人。多形容清幽的閑居環境。南朝 梁 蕭統《錦帶書十二月啟.中呂四月》:“依依聳蓋,俱臨帝女之桑;鬱鬱丹城,並掛陶潛之柳。”唐 羅隱《縣齋秋晚酬友人朱瓚見寄》詩:“千秋白露陶潛柳,百尺黃金郭隗台。”
拚音 táo qián liǔ
解釋 晉 陶潛《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晉 陶潛,字元亮,又名淵明,曾為彭澤令,歸隱後,自號為五柳先生。後因以“陶潛柳”為詠柳的典故。亦以比喻隱居之地或人。多形容清幽的閑居環境。南朝 梁 蕭統《錦帶書十二月啟.中呂四月》:“依依聳蓋,俱臨帝女之桑;鬱鬱丹城,並掛陶潛之柳。”唐 羅隱《縣齋秋晚酬友人朱瓚見寄》詩:“千秋白露陶潛柳,百尺黃金郭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