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天下一家
拚音 tiān xià yī jiā
解釋 視天下人為一家,和睦相處。也指全國統一。
出處 《禮記·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
例子 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幾何乖漓澆薄之世,其不一旦變而為公平正直之世也。(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醒世訓》)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全國統一
典故
《禮記.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原意視天下為一家。
後指天下之人和睦相處,猶如一家。
漢.荀悅《漢紀.景帝紀》:“吳王太子入朝,與上博,爭道無禮於上,上以博局擲之而死。送葬至吳,吳王怒曰:‘天下一家,何必來葬!’複遣返長安。”《晉書.劉弘傳》:“天下一家,彼此無異。”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醒世訓》:“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封建王朝,一家一姓統治天下,故天下一家,也指國家統一。
唐.獨孤及《趙郡李公中集序》:“當斯時,唐興百三十餘年,天下一家,朝廷尚文。”有時也指天下隻有此一家,沒有第二家。
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上:“楊氏自楊震號為關西孔子,葬於潼亭,至今七百年,子孫猶在閿鄉故宅,天下一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