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頭上安頭
拚音 tóu shàng ān tóu
解釋 比喻多餘和重複。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九:“饒你道有什麽事,猶是頭上著頭,雪上加霜。”宋·黃庭堅《拙軒頌》:“頭上安頭,屋下蓋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例子 固不必就上麵一截起論,為~之說矣。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學而篇六》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多此一舉
典故
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十六《元安禪師》:“十二月一日告眾曰:‘吾非明即後也,今有一事問汝等,若道遮箇是,即頭上安頭;若道遮箇不是,即斬頭求活。’”
元安禪師用‘頭上安頭’來比喻事之重複因襲。
後因用作詠繁瑣重複之典。
宋.吳可有《學詩詩》(其二):“學詩渾似學參禪,頭上安頭不足傳。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誌氣本衝天。”指因襲重複。
宋.黃庭堅《豫章集》十五《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