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鸞熱 |
借指他人的關懷照顧。清許葭村《謝友惠火盆》: “承惠火盆,是念範叔之寒,而煦以伯鸞... |
伯鸞舂 |
源見“梁鴻賃廡”。謂賢士居貧,出賣勞力而食。宋 陸遊《窮居》詩:“清宵叔夜鍛,平旦... |
不逞之輩 |
見“不逞之徒”。宋·包拯《請差京東安撫》:“~,因而嘯聚。” |
伯奇掇蜂 |
《太平禦覽》卷五一一引漢 蔡邕《琴操》曰:“尹吉甫,周卿也,子伯奇,母早亡,吉甫便... |
伯夷隘,柳下惠不恭 |
伯夷:春秋時孤竹君長子,父死不肯繼位,狷介自守。及周武王推翻殷朝,伯夷恥食周粟,... |
不掛一絲 |
參見[一絲不掛] |
不信人直 |
述賓 不相信他人正直。清·翟灝《通俗編·交際·不信人直》:“《五燈會元》:“僧再問... |
不一而止 |
見“不一而足”。宋·葉適《廷對》:“仲尼之門,難疑答問,惟仁尤重,或以愛人為仁,... |
不事生產 |
事:從事。參見[不事產業]。 |
不及措手 |
參見[措手不及]。 |
不學無知 |
知:知識。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
不知悔改 |
不知:不知道;悔改:悔過,改正. |
不道前恩 |
《漢書.丙吉傳》:“丙吉字少卿,魯國人也。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孫遭遇,吉絕口不... |
不失一字 |
述賓 不會遺忘或記錯一個字。形容人聰明,記憶力好。《魏書·王傑傳》:“背而誦之,~... |
不敢則聲 |
則聲:做聲。指有所畏懼,不敢講話。 |
不伐其功 |
述賓 伐,自誇。不誇耀自己的功績。《管子·形勢解》:“明主配天地者也,教民以時,勸... |
不通人情 |
通:通曉。不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 |
不世之姿 |
偏正 非凡的英雄姿態。三國魏·曹冏《六代論》:“賴光武帝挺~,擒王莽於已成。”△褒... |
不世之臣 |
偏正 人世間不常見的臣子。形容有才幹的臣子。《三國誌·魏書·陳思王植傳》:“有不世... |
不足為患 |
不足以成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