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
也作【一之為甚,豈可再乎】。見【可一而不可再】(571頁)。 |
一之謂甚,豈可再乎 |
謂:算作,稱作。甚:厲害,嚴重。再:第二次。一次就已經很過分了,難道還可以有第二... |
一事不知深為恥 |
一件事不知道就深以為恥。形容治學嚴以律己。陶弘景(456-53... |
一二三四五六七 |
並列①順舉七數字而成的詩句。羅隱《甲乙集·京中正月七日立春》:“一二三四五六七,... |
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
一介:指微小的事物。諸:“之於”的合音。`16``1`一點不給與別人,一點也不向別人索取... |
一介不取諸人 |
見〔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
一鳴輒斥 |
源見“立仗馬”。謂直言政事即受排斥黜退。宋 陸遊《書意》詩:“一鳴輒斥不鳴烹,禍福... |
一傅齊 |
源見“一傅眾咻”。比喻勢單力薄,支持讚同者少。嚴複《癸醜上巳梁任公禊集萬生園分韻... |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
憂:擔憂。參見[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
一十三死生 |
《老子》第五十章:“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
一卒畢力,百人不當 |
畢:全部,此處作動詞,即一個勇猛的戰士拚出全部力氣,一百... |
一發下燕城 |
同“一箭下聊城”。唐 白居易《答箭鏃》詩:“不然學仲連,一發下燕城。” |
一發引千鈞 |
比喻情勢萬分危急。唐韓愈《與孟尚書書》: “群儒區區修補,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其危... |
一口吸西江 |
【典源】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八:“ (居士龐蘊) 後之江西,參問馬祖雲:‘不與萬... |
一葉秋 |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一葉落 |
借指秋天來臨。唐高蟾《落花》詩:“一葉落時空下淚,三春歸盡複何情。” 參見:○一葉... |
一葉落,天地秋 |
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可推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唐李子卿《聽秋蟲賦》:“時不與兮歲不留,... |
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
比喻事權不統一,令人無所適從。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命令大夫... |
一國為一人興,先賢為後愚廢 |
先賢:指前代賢明之君。後愚:指後代昏暗之君。`16``1`一個國家因為有一位賢君就興盛起... |
一國狂 |
源見“狂泉”。形容眾多柳條隨風擺動。清 錢謙益《仲夏觀劇歡宴浹月戲題長句呈同席許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