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
五嶽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噴雲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
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
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鬆柏一徑趨靈宮。
粉牆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
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導我擲,雲此最吉餘難同。
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終。
侯王將相望久絕,神縱欲福難為功。
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雲曈曨。
猿鳴鍾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於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祭五嶽典禮如同祭祀三公,五嶽中四山環繞嵩山居中。
衡山地處荒遠多妖魔鬼怪,上天授權南嶽神赫赫稱雄。
半山腰噴泄雲霧迷迷茫茫,雖然有絕頂誰能登上頂峰。
我來這裏正逢秋雨綿綿時,天氣陰暗沒有半點兒清風。
心裏默默祈禱仿佛有應驗,豈非為人正直能感應靈通?
片刻雲霧掃去顯出眾峰巒,抬頭仰望山峰突兀插雲空。
紫蓋峰綿延連接著天柱峰,石廩山起伏不平連著祝融。
嚴森險峻驚心動魄下馬拜,沿著鬆柏小徑直奔神靈宮。
粉色牆映襯紅柱光彩奪目,壁柱上鬼怪圖畫或青或紅。
登上台階彎腰奉獻上酒肉,想借菲薄祭品表示心虔衷。
主管神廟老人能領會神意,凝視窺察連連地為我鞠躬。
手持杯蛟教導我擲占方法,說此卜兆最吉他人難相同。
我被放逐蠻荒能僥幸不死,衣食足甘願在此至死而終。
做侯王將相的欲望早斷絕,神縱使賜福於我也難成功。
鑒賞
作為文學體裁之一的詩歌,是客觀的現實生活在詩人頭腦中反映的產物。由於客觀現實和詩人境遇的不同,詩歌的藝術風格也有變化。《衡嶽》和《山石》雖是出自同一手筆,且是同類題材的作品,但兩者風格明顯有別。《山石》寫得清麗飄逸,而此詩則寫得凝煉典重。
詩人通過仰望衡嶽諸峰、謁祭衡嶽廟神、占卜仕途吉凶和投宿廟寺高閣等情況的敘寫,抒發個人的深沉感慨,一方麵為自己投身蠻荒之地終於活著北歸而慶幸,一方麵對仕途坎坷表示憤懣不平,實際上也是對最高統治者的一種抗議。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805年(永貞元年)。公元803年(貞元十九年),關中大旱,餓殍遍地。韓愈上書皇帝,請寬民徭,觸犯唐德宗及權貴,被貶為陽山令。公元805年(貞元二十一年)憲宗登基,又議大赦,韓愈由郴州赴江陵府任法曹參軍,途中遊衡山時寫下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