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慢·淮左名都》評解

揚州慢·淮左名都

[宋朝] 薑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評解

薑夔有十七首自度曲,這是寫得最早的一首。上片紀行,下片誌感。時屆歲暮,“春風十揚”用杜牧詩,並非實指行春風中,而是使人聯想當年樓閣參差、珠簾掩映的“春風十揚揚州路”的盛況。“過春風十揚”同“盡薺麥青青”對舉,正是詞序中所說的“黍離之悲”。杜牧的揚州詩曆來膾炙人口,後人常從其詩中了解唐時揚州的風貌。薑夔此詞的下片即從杜牧身上落筆,把他的詩作為曆史背景,以昔日揚州的繁華同眼前戰後的衰敗相比,以抒今昔之感,同時也借以自述心情。薑夔這年二十二歲,正可以風流年少的杜牧自況,但麵對屢經兵火的揚州,縱有滿懷風情也不能不為傷離念亂之感所淹沒了。這是以豔語寫哀情,可以說是此詞的一個特點。作者並非追慕杜牧的冶遊,實以寄托當前的哀感,不應多予責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