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戰慄慄,日慎一日 |
戰戰慄慄:形容極其恐懼的樣子。慄慄,也作“栗栗”。日慎一日:一天比一天謹慎。`16`... |
張公吃酒,李老如泥 |
同“張公吃酒李公醉”。元 李伯瞻《殿前歡.省悟》曲:“癡兒輩,參不透其中意。止不過... |
張袂成陰,揮汗成雨 |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九》:“晏子使楚,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晏子對曰:‘... |
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
彰:表揚。癉(`21`ㄉㄢˋ `27`dàn`1`):憎恨。風聲:風氣,聲名。`16``1`表彰善良,... |
正正之旗,堂堂之陣 |
正正之旗,謂軍隊行列整齊;堂堂之陣,謂陣容壯大。後以行事光明正大為正正堂堂。《孫... |
執柯伐柯,其則不遠 |
柯:斧頭柄。周製斧柄長三尺,寬三寸。則:法則,樣板。`16``1`指手持斧頭砍取製斧柄的... |
止知其一,不知其二 |
止:同“隻”。參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
知人則哲,惟帝難之 |
哲:明智。帝:指唐堯。`16``1`能識別人的智愚好壞,才算明智,這一點就連帝堯也難做到... |
知人未易,人未易知 |
見〔人未易知,知人未易〕。 |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然:這樣,如此。 |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
對敵人和對自己的情況都了解,就會無往而不勝。孫子認為,了... |
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
殆:危險。`16``1`知道適可而止就沒有危險,還可以保持長久。`16``1`戒人不要貪得無厭... |
知止不辱,知足不殆 |
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芝蘭當路,不得不鋤 |
同“芳蘭當門,不得不鋤”。明 張居正《答汪司馬南溟書》:“二三子以言亂政,實朝廷紀... |
芝草無根,醴泉無源 |
芝草:靈芝,瑞草。醴泉:甜美的泉水。芝草沒有根本,醴泉沒有源頭。比喻一個人優異的... |
鷙鳥將擊,必匿其形 |
猛禽將要搏擊時,一定先將自己的身體隱匿起來。`16``1`比喻軍事上隱蔽實力,伺機進攻。... |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 |
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的學問。`16``1`表示要因材施教。語出《論語.雍也》:... |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藏在內心深處,哪有一日忘懷?語出《詩.小雅.隰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世... |
中流失船,一瓠千金 |
瓠:葫蘆,以其體輕於水,緊急時,可用作救生工具。瓠,或作壺,音義同。`16``1`在江河... |
眾喣漂山,聚蚊成雷 |
喣(`21`ㄒㄩˇ `27`xǔ`1`):吹氣。漂:一作“飄”,動。`16``1`眾人一齊吹氣,能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