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茼蒿”的意思和解釋。
拚音 tóng hāo
注音 ㄊㄨㄥˊ ㄏㄠ
類型 常用詞
◎即蓬蒿。一年生或隔年生草本植物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花白色或淡黃色,高二三尺,莖葉嫩時可食用。
英文garland chrysanthemum; crown daisy;
◎植物名。菊科茼蒿屬,一年生草本。高至一公尺,葉互生,邊緣有不規則羽狀分裂。頭狀花序,花黃色或白色。嫩莖及葉可食,為冬季重要蔬菜之一。
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又稱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杆、蒿子、蓬花菜、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鵝菜、義菜),為桔梗目、菊科、茼蒿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長形羽狀分裂,花黃色或白色,與野菊花很像。瘦果棱,高二三尺,莖葉嫩時可食,亦可入藥。
在中國古代,茼蒿為宮廷佳肴,所以又叫皇帝菜。茼蒿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據中國古藥書載:茼蒿性味甘、辛、平,無毒,有“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之功效。中國各地花園觀賞栽培。河北、山東、河北石家莊等地有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