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被甲執兵
拚音 pī jiǎ zhí bīng
解釋 甲:古代打仗時軍人穿的護身衣服。兵:兵器。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裝。
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誡兵》:“吾見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氣幹,便倚賴之,不能被甲執兵,以衛社稷,但微行險服,逞弄拳腕。”
例子 至曉,洞中微明,乃入十餘裏,望見岩壑間有金城絳闕,而~者守衛之。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一百十三
語法 作謂語、賓語;用於戰爭
典故
身穿盔甲,手拿武器。
謂全副武裝。
漢.荀悅《漢紀.高祖紀三》:“群臣皆曰:‘臣等被甲執兵,多者百餘戰。’”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誡兵》:“吾見今世士大夫……不能被甲執兵,以衛社稷。”《雲笈七簽》卷一一三:“至曉,洞中微明,乃入十餘裏,望見岩壑間有金城絳闕,而被甲執兵者守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