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路無拾遺
拚音 lù wú shí yí
解釋 指東西掉在路上,人們不會撿起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尚好。
出處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製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塗、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例子 無
語法 作賓語、定語;形容社會風氣好
典故
見“路不拾遺”。
晉·常璩《華陽國誌·李特雄壽勢誌》:“閭門不閉,~。”
近義詞 路不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