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明心見性
拚音 míng xīn jiàn xìng
解釋 ①佛教語。指屏棄世俗一切雜念,徹悟因雜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現心性。
出處 《元史•仁宗紀三》:“仁宗天性慈孝,聰明恭儉,通達儒術,妙語釋典,嚐曰:‘明心見性,佛教為深;修身治國,儒道為切。’”
例子 他說了半天,並沒個~之談,不過說些什麽“文章經濟”。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五回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謂摒棄世俗的一切意識,大徹大悟,顯現人的本性。
《元史.仁宗紀三》:“仁宗天性慈孝,聰明恭儉,通達儒術,妙悟釋典,嚐曰:明心見性,佛教為深;修身治國,儒道為切。”清.鄭燮《焦山讀書寄四弟墨》:“和尚是佛之罪人,殺盜淫妄,貪婪勢利,無複明心見性之規。”《兒女英雄傳》一回:“自己割舍了儲君的尊嚴富貴,立地削發出家,明心見性,修成個無聲無色,無臭無味,無觸無法的不壞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