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平易近民
拚音 píng yì jìn mín
解釋 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了解。同“平易近人”。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例子 和州之政~,百姓至今德如父母。 宋·陳亮《與韓子師侍郎書》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人或文章等
典故
平易:指和藹可親。
形容在位者態度和藹可親,使老百姓願意親近。
《史記.魯周公世家》:“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宋.陳亮《與韓子師侍郎》:“老奸少猾鋤其甚者,而肆為不法者亦移易一二以動其餘,然後一切以平易近民之政行之。”又:“和州之政平易近民,百姓至今德如父母。”
近義詞 平易近人
反義詞 盛氣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