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寢丘之誌
拚音 qǐn qiū zhī zhì
解釋 相傳楚令尹孫叔敖臨終時告誡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而請受瘠薄的寢丘,以保長久不失。後因謂與世無爭、知足知止之心為“寢丘之誌”。
出處 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既秉辭梁之分,又懷寢丘之誌。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例子 無
語法 作賓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呂氏春秋.異寶》:“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數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受無利地。楚 越之間,有寢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荊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長有者唯此也。’”《史記.滑稽列傳》:“於是莊王謝優孟,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寢丘四百戶,以奉其祀。”後因以“寢丘之誌”謂與世無爭、知足知止之心。
南朝 齊 王儉《褚淵碑文》:“既秉辭梁之分,又懷寢丘之誌。所受田邑,不盈百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