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市無二價
拚音 shì wú èr jià
解釋 買賣沒有兩種價錢,買賣公道,不欺騙人。形容社會風氣好。亦作“市不二價”。
出處 《漢書·王莽傳上》:“又奏為市無二價,官無獄訟。” 市無二價的故事
例子
子胥治國五年,日月重明,市無二價,貓鼠同穴,米麥論分,牢獄無囚。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社會風氣好
典故
集市上做生意沒有兩種價錢,買賣公道,不相欺詐。
形容社會風氣良好。
《漢書.王莽傳上》:“又奏為市無二價,官無獄訟。”《晉書.陸雲傳》:“雲到官肅然,下不能欺,市無二價。”《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子胥治國五年,日月重明,市無二價,貓鼠同穴,米麥論分,牢獄無囚。”亦作“市不二價”。
《三國誌.魏書.王烈傳》“卒於海表”裴鬆之注引《先賢行狀》:“烈居之曆年,未嚐有患。使遼東強不淩弱,眾不暴寡,商賈之人,市不二價。”宋.蘇軾《禦試製科策》:“古者天子取諸侯之土以為國均,則市不二價,四民常均。”
反義詞 欺行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