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以夷製夷
拚音 yǐ yí zhì yí
解釋 夷:外族。利用外族和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衝突,削弱其力量。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鄧訓傳》:“議者鹹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
例子
我還記得,當去年中國有許多人,一味哭訴國聯的時候,日本的報紙上往往加以譏笑,說這是中國祖傳的以夷製夷的老手段。
★魯迅《偽自由書·以夷製夷》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借助外界力量
夷:舊指外族和外國。
製:限製;抵製。
指利用外國人之間的矛盾,由外國人去抵製外國人。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少穆,又字元撫,晚年號俟(Sì四)村老人,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
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授編修。
道光十二年(1832年),調江蘇巡撫。
道光十七年(1837年),升湖廣總督,明令禁止吸食鴉片煙。
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上書道光皇帝,主張用嚴重刑法除去鴉片煙禍害。
後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煙。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三月,他到廣州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協力查辦鴉片煙走私活動,嚴令英、美煙販繳出鴉片煙土二萬多箱,約計二百三十七萬多斤,在虎門(今廣東珠江三角洲東南虎門村)當眾銷毀。
他令水師提督整兵嚴備海防,並倡辦義勇,屢次打敗英軍武裝挑釁。
這時調林則徐補任兩廣總督,府尹(掌一府的行政長官)曾望顏呈請停止與各外國通商,並禁止中國漁船出航。
林則徐上奏條陳說:“停斷英國商人貿易,世界其他國家因與英國爭市場而會高興,與世界其他各國貿易的興盛,也可以抵銷與英國的買賣。正可以利用外國人之間的矛盾,由外國人去抵製外國人。如果與世界各國都斷絕通商,恐怕英國和世界各國聯結成一氣。況且廣東民眾以出海捕獲魚蝦海產品為生,如果一概禁止中國漁船出海捕漁謀生,那時的形勢也將使民眾難以生活。”
【出典】:《清史稿》卷369《林則徐傳》11491、11492頁:“至是調補兩廣。府尹曾望顏請罷各國通商,禁漁船出洋。則徐疏(shū書,上奏條陳)言:‘自斷英國貿易,他國喜,此盈彼絀,正可以夷製夷。如概與之絕,轉恐聯為一氣。粵民以海為生,概禁出洋,其勢不可終曰。’”
【例句】:魯迅《偽自由書·以夷製夷》:“我還記得,當去年中國有許多人,一味哭訴國聯的時候,日本的報紙上往往加以譏笑,說這是中國祖傳的‘以夷製夷’的老手段。” 成仿吾《長征回憶錄·八》:“他們的‘罪名’,有的是不肯執行國民黨反動派‘以夷製夷’的反動政策,……這是國民黨統治少數民族的一種毒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