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過之無不及
拚音 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
解釋 過:超過;及:趕上。相比之下,隻有超過而沒有趕不上的。
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先進》:“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例子
刻一冊稿,娶一個小,則甬東風氣,較明末有過之無不及。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格言·刻稿娶小》
語法 作賓語、謂語、定語;用於人、事物的比較
典故
《論語.先進》:“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原意是指顓孫師有些過分,卜商有些趕不上。
後因以“有過之無不及”。
用為二者相比,隻有超過而沒有趕不上的地方的典故。
毛澤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在這四十八天中,世界人民的注意斯大林格勒,和去年十月間世界人民的注視莫斯科,其關心程度,是有過之無不及的。”
反義詞 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