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白衣尚書
拚音 bái yī shàng shū
解釋 東漢 鄭均 的稱號。《東觀漢記·鄭均傳》:“ 均 屢辟不詣,公車特徵,拜侍禦史,月餘遷尚書, 肅宗 敬重之,後以病告歸……帝東邊過 任城 ,乃幸 均 舍,勑賜尚書祿以終其身,故時人號為‘白衣尚書’。” 唐 李白 《任城縣廳壁記》:“ 青
典故
《東觀漢記》卷十八《鄭均》:“鄭均字仲虞,任城人也。……淡泊無欲,清靜自守,不慕遊宦。……均屢辟不詣,公車特征,拜侍禦史,月餘,遷尚書。肅宗(漢章帝劉炟dā)敬重之。後以病告歸。均遣子英奉章詣闕。詔見英,向均所苦,賜以冠、幘、錢、布。元和元年(公元84年),與毛義(以孝行著稱,曾為安陽令,後舉賢良,再征不仕)各賜羊一頭,酒二鬥,終其身。帝東巡過任城,乃幸均舍。敕賜尚書祿以終其身。故時人號為‘白衣尚書’。”
古代未出仕的人所穿的衣服稱為“白衣”。
鄭均病休還鄉,本已成了“白衣”,但複受皇帝恩賜尚書奉祿,故稱“白衣尚書”。
唐.劉禹錫《酬宣州崔大夫見寄》詩:“白衣曾拜漢尚書,今日恩光到敝廬。”此即用鄭均事,喻寫現實受到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