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伏水土
拚音 bù fú shuǐ tǔ
解釋 不能適應移居地方的氣候和飲食習慣。同“不服水土”。
出處 唐·韓愈《黃家賊事宜狀》:“比者所發諸道南討兵馬,例皆不諳山川、不伏水土,遠鄉羈旅,疾疫殺傷。”
例子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8回:“明日隻奏道天氣暑熱,軍士~,權且罷戰退兵。”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不適應異地氣候與飲食等
典故
同“不服水土”。
唐 韓愈《黃家賊事宜狀》:“比者所發諸道南討兵馬,例皆不諳山川、不伏水土,遠鄉羈旅,疾疫殺傷。”
近義詞 不服水土
英語 not accustomed to the cli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