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如意事常八九
拚音 bù rú yì shì cháng bā jiǔ
解釋 指不合心意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
出處 語出《晉書·羊祜傳》:“會秦、涼屢敗,祜複表曰:‘吳平,則胡自定,但當速濟大功耳。’而議者多不同。祜歎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
例子 ~,可語人言無二三。 《白雪遺音•南詞·十二時》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感慨等
典故
《晉書.羊祜傳》:“會秦涼屢敗,祜複表曰:‘吳平則胡自定,但當速濟大功耳。’而議者多不同,祜歎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
晉將羊祜平吳大計一時得不到支持,朝廷當斷不斷,故發感歎,以世間事十之八九多不遂心,來緩解自己鬱憤的心情。
宋.辛棄疾《賀新郎.再賦海棠》詞:“歎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