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拚音 dú wàn juàn shū xíng wàn lǐ lù
解釋 讀萬卷書,如同行萬裏路一樣。形容多讀書,則見多識廣。
出處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五:“《眼鏡銘》: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典故
表示既有書本知識,又有社會經曆。
形容入學問淵博,見多識廣。
語出元.方回《六言四首.自來》:“讀萬卷行萬裏,酌一杯題一詩,頹齡如此如此,豪氣已而已而。”後多引作〔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明.鍾惺《題馬士珍詩後》:“馬郎性情在山水間,發為文章事業,自當入妙。寄語畫師,勿以為戲而戒之。異時予衰不出遊,馬郎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後,應作真形圖寄我。”清.李伯元《南亭筆記》卷五:“紀文達殫見洽聞,儒臣稱首。又嚐謫烏魯木齊。語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紀公有焉。”《兒女英雄傳》四〇回:“但聽老師向他說道:‘龍媒,昔人曾雲:讀萬卷書,不可不行萬裏路。如你這樣等英年,正是為國宣力的時候,作這趟壯遊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