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國家大事
拚音 guó jiā dà shì
解釋 大事:重大事情。與國家利益有關的重大事情。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賈複傳》:“是時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
例子 普通一般學者,隻在書齋裏打圈子,對於~則不聞不問。 郭沫若《王安石》
語法 作主語、賓語;指與國有關的事情
典故
與國家利益有關的大事。
《後漢書.賈複傳》:“是時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三國演義》第八回:“近見大人兩眉愁鎖,必有國家大事,又不敢問。”郭沫若《王安石》:“普通一般學者,隻在書齋裏打圈子,對於國家大事則不聞不問。”也作【國家大計】。
《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於禁等被水所淹,非戰之故;於國家大計,本無所損。”魯迅《知難行難》:“那時似乎並不談什麽國家大計。”
近義詞 國家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