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空言虛辭
拚音 kōng yán xū cí
解釋 不實在的話語。
出處 《呂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虛辭。”
例子 言仙道洪濛不可識,如王喬赤鬆,皆~,迂怪難信,當觀聖道而已。 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長歌行》
典故
並列 空洞、虛浮不實的話語。
《呂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貶義。
用於表達說話或寫作方麵虛誇不正的文風。
→空話連篇 ↔言之有物。
也作“空言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