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拚音 kǒu wú zé yán shēn wú zé xíng
解釋 說出口的話和做出的事無需選擇。形容說的話及做的事都很正確。
出處 《孝經•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擇:挑選。
說出的話,做出的事,都無需選擇。
形容言行都合乎法度。
語出《孝經.卿大夫章》:“口無擇言,身無擇行。”邢昺注疏:“言行皆遵法度,所以無可擇也。”《三國誌.魏誌.邴原傳》裴鬆之注引《(邴)原別傳》:“原亦以高遠清白,頤誌澹泊,口無擇言,身無擇行,故英偉之士向焉。”唐.張說《贈吏部尚書蕭公神道碑》:“心根孝友,器包禮樂。動躡思後,故口無擇言;照在機前,故身無擇行。”也單引〔口無擇言〕。
漢.馬援《誡兄子嚴敦書》:“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晉.夏侯湛《昆弟誥》;“厥乃口無擇言,柔惠且直,廉而不劌,肅而不厲。”
近義詞 口無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