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苦口惡石
拚音 kǔ kǒu è shí
解釋 石:古代石針。比喻逆耳而有益的規勸。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美疢不如惡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例子 ~,想勿餘隱。 《周書•蕭疍傳》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典故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季孫之愛我,疾疢也;孟孫之惡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惡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逆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後以“苦口惡石”比喻逆耳而中肯有益的規勸。
《周書.蕭詧傳》:“苦口惡石,想勿餘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