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露白地牛
拚音 lòu bái dì niú
解釋 馴養日久聽人役使的耕牛。佛教用以比喻皈依佛法者。《景德傳燈錄·福州大安禪師》:“ 安 在 潙山 ,三十年來,隻看一頭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牽出;若犯入苗稼即鞭撻。調伏既久,可憐生受人言語。如今變作箇露白地牛,常在人麵前終日露迥迥地趂亦不去也。
典故
《景德傳燈錄.福州大安禪師》:“安在溈山,三十年來,隻看一頭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牽出,若犯入苗稼即鞭撻。調伏既久,可憐生受人言語。如今變作個露白地牛,常在人麵前終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也。”本指馴養日久聽人役使的牛,後以喻指皈依佛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