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女子無才便是德
拚音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
解釋 舊道德規範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隻需順從丈夫就行。
出處 清·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
例子 一位女士說女子也應該讀書,痛辟~的謬論。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7章
語法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說教
典故
封建社會流行的一種輕視婦女的謬論。
認為女子的美德是“三從四德”,不必具有學識才幹。
明.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紅樓夢》四回:“至李守中繼續以來,便謂‘女子無才便是德’,故生了此女,不曾叫他認真讀書。”馮玉祥《我的生活》三七章:“頭一天,一位女士說女子也應該讀書,痛辟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謬論。”林語堂《無所不談合集.記紐約釣魚》:“我想女子無才便是德,有德便無才。文人不出汗,出汗非文人。這也是古人所謂天經地義之一。”
近義詞 女子無才便是福